2007年4月18日

架構的思維

最近工作相當忙, 但是對我來說還是要一直保持著思考, 所謂我思故我在嘛! 從開始接觸所謂的軟體工程開始, 我就一直不斷的思考「怎麼做才會改善」, 這句話看起來不像是一段完整的句子, 缺了主詞和受詞呢? 嗯. 因為這句話可大可小, 範圍是不受限制的~ 比如說:這段程式要怎麼寫才會改善效能? 這個系統要怎麼設計才能改善效率? 這個工具要怎麼用才能改善工作時間的浪費? 這個想法要怎麼解釋才能改善別人的理解程度? 以上總總都是我在思考的範圍中。
今天公司請了一位中山大學的副教授-趙善中老師來跟我們公司做一場演講,這位老師在演講過程中不斷地自稱是「架構教主」,顯然老師對於自己在所謂的架構領域有著前無古人、後無來者般的狂妄自信。不過有時候狂妄的人總是有著超乎我想像的意念及執著,為的就是「捍衛自己的信念」。先不論這位老師的狂妄是有理還是無理,今天的演講對我來說幾乎可說是雞肋而已。演講的內容雖然沒有偏離主題,都是一直不斷在「架構」這回事打轉,但也沒有進一步的深入探討它,天啊,這不是雞肋是什麼? 而且老師說他的演講內容「就是一個架構,而且是很精采的架構!」,這下我可要為聽眾說說話了~ 演講的主題是「架構」,老師一開頭就說架構是最好的工具,架構能達到所為「知行合一」「體用一如」等境界,架構能為我們完成許多事情,以上這些話都讓我們對於架構是怎麼辦到的感到無比的興趣,但問題就來了,演講結束了,結果老師並沒有拿出任何東西來「證明」他說的那些事情,天啊這也太不科學了吧!~ 沒讓我瞧見他的威力,卻只告訴我們架構很讚,那這跟路邊電線桿上貼的「神愛世人」有什麼差別?? 要讓聽眾信服應該是要給於相當程度的證據啊. 趙老師啊..我還是對架構很迷惘啊.....難道我一定追隨你,你才肯秀真功夫嗎???